烏坵嶼附近海域的3.5千赫回聲型態及沈積作用

本研究分析了海研一號1999年563航次所收集的3.5千赫回聲資料,共21條測線(500公里),來瞭解台灣海峽西側烏坵嶼附近海域的海床表層沈積作用,探討底流對於海床形貌的影響及現代沈積物厚度分佈的情況,並比較臺灣海峽東西兩側的沈積作用。 根據3.5千赫回聲型態,烏坵嶼附近海域可分成Type B1層狀、Type B2層狀、Type CS大陸棚狀、Type M塊狀等三種回聲特徵。Type B1代表沈積物的來源,不只是閩浙沿岸流帶來細顆粒泥,還包括附近的粗顆粒河流沈積物,風暴可能為主要影響沈積作用的因子;Type B2沈積物的組成比較均勻,沒有夾雜粗顆粒河流沈積物;Type CS沒有現代沈積物堆積,...

Full 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s: 邱瑞焜, Chiu, Jui-Kun
Other Authors: 俞何興,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Format: Thesis
Language:Chinese
English
Published: 2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6495
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6495/1/ntu-89-R87241304-1.pdf
Description
Summary:本研究分析了海研一號1999年563航次所收集的3.5千赫回聲資料,共21條測線(500公里),來瞭解台灣海峽西側烏坵嶼附近海域的海床表層沈積作用,探討底流對於海床形貌的影響及現代沈積物厚度分佈的情況,並比較臺灣海峽東西兩側的沈積作用。 根據3.5千赫回聲型態,烏坵嶼附近海域可分成Type B1層狀、Type B2層狀、Type CS大陸棚狀、Type M塊狀等三種回聲特徵。Type B1代表沈積物的來源,不只是閩浙沿岸流帶來細顆粒泥,還包括附近的粗顆粒河流沈積物,風暴可能為主要影響沈積作用的因子;Type B2沈積物的組成比較均勻,沒有夾雜粗顆粒河流沈積物;Type CS沒有現代沈積物堆積,海床表層是膠結好的沈積物;Type M泥質混合物的堆積,以崩移作用為主。 烏坵嶼附近平坦的海床形貌上,有火成岩基盤突出海床,底流的運動造成基盤兩側海床高度的不對稱,形成障礙痕,其成因可能有兩種。 大陸福建沿岸的現代沈積物屬於細顆粒泥質沈積物,由3.5千赫回聲反射強度明顯的差異作為沈積間斷的分界,可清楚找到晚更新世沈積層間的假整合面和火成岩基盤上的非整合面,可以瞭解上次海進後(7000年前)到現在泥質沈積物的沈積厚度,在烏坵嶼西南方附近約5到15公尺,東北方約20到30公尺。東北方最厚的沈積中心,厚度可達35公尺,烏坵嶼的火成岩基盤是古地理高區。 臺灣海峽中段東西兩側沈積特徵有顯著差異,在沈積物粒度上,西側烏坵嶼附近是細泥,東側雲彰隆起是粗砂;在微地形上,西側有火成岩基盤凸出海床及障礙痕,東側有海底砂丘;在沈積相上,從西到東依序是現代泥質沈積、殘留沈積(relict)、變餘沈積(palimpsest)及現代砂質沈積。 第一章 緒論………………………………………………1 1-1前言……………………………………………………1 1-2研究背景………………………………………………2 1-2-1海底地形…………………………………………3 1-2-2海洋環境…………………………………………3 1-2-3地質概況…………………………………………4 1-2-4氣候特徵…………………………………………6 1-3研究目的……………………………………………………6 第二章 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9 2-1研究區域………………………………………………9 2-2研究方法…………………………………………………9 2-3研究工具…………………………………………………13 第三章 研究成果……………………………………………15 3-1烏坵嶼海域3.5千赫回聲特徵分類及解釋………15 3-1-1 3.5千赫回聲特徵………………………………15 3-1-2 沈積作用上的推論………………………………22 3-2海床形貌………………………………………………25 3-2-1障礙痕的分類與成因……………………………25 3-2-2 烏坵嶼附近障礙痕的意義……………………32 3-3現生沈積物分佈……………………………………38 3-3-1現代沈積物的定義………………………………38 3-3-2現代沈積物等厚度圖……………………………38 第四章 綜合討論及未來展望…………………………46 4-1臺灣海峽東西兩側沈積作用的比較………………46 4-1-1現代沈積物來源比較……………………………46 4-1-2微地形的比較……………………………………48 4-1-3 3.5千赫回聲記錄比較…………………………48 4-2未來展望……………………………………………56 4-2-1現有研究目標的資料補強……………………56 4-2-2新儀器的使用……………………………………56 第五章 結論……………………………………………58 參考文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