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本文利用电离层数字测高仪 (DPS - 4)所测的f0 F2和从美国NOAA和DMSP卫星观测估算的半球功率指数和午夜极光区赤道侧边界纬度等资料 ,考察中山站电离层的极区特征。结果表明 ,冬季中山站电离层内的电离生成主要取决于从磁层沉降的粒子。在太阳活动和地磁变化宁静环境下 ,磁正午极隙区内的软粒子是最主要的电离源 ,它能使f0 F2达全天的最大值 ;上、下午各有数小时处于极光带内时 ,高能粒子的电离作用也很重要 ;夜间进入极盖区后 ,电子密度则很低。夏季太阳辐射电离效应使f0 F2值比冬季增加 1— 1 .5MHz,而其日变化的最大值时间也提前了 1— 2hr。发生很大扰动时 ,极隙区和极光...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Report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200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ir.nssc.ac.cn/handle/122/1223 |
_version_ | 1821666562006843392 |
---|---|
author | 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刘顺林 徐寄遥 北京8701信箱 |
author_facet | 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刘顺林 徐寄遥 北京8701信箱 |
author_sort | 沈长寿 |
collection | 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er: NSSC OpenI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description | 本文利用电离层数字测高仪 (DPS - 4)所测的f0 F2和从美国NOAA和DMSP卫星观测估算的半球功率指数和午夜极光区赤道侧边界纬度等资料 ,考察中山站电离层的极区特征。结果表明 ,冬季中山站电离层内的电离生成主要取决于从磁层沉降的粒子。在太阳活动和地磁变化宁静环境下 ,磁正午极隙区内的软粒子是最主要的电离源 ,它能使f0 F2达全天的最大值 ;上、下午各有数小时处于极光带内时 ,高能粒子的电离作用也很重要 ;夜间进入极盖区后 ,电子密度则很低。夏季太阳辐射电离效应使f0 F2值比冬季增加 1— 1 .5MHz,而其日变化的最大值时间也提前了 1— 2hr。发生很大扰动时 ,极隙区和极光带的位置均向低纬方向移动。若中山站日间也处于极盖区内时 ,电子密度会大幅度下降 ,并常接收不到电离层回波的信号。在中等扰动环境下情况更加复杂。由于高纬电离层对流速度很高 ,离子 /中性分子间的碰撞复合系数就很大。热层中性大气全球经向环流对高纬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增加无显著作用。磁暴期间中午从极隙区向南的等离子体对流对中山站f0 F2的增高也无明显影响。 |
format | Report |
genre | Antarc* Antarctica |
genre_facet | Antarc* Antarctica |
geographic | Zhongshan Zhongshan Station |
geographic_facet | Zhongshan Zhongshan Station |
id | ftchinacadscnssc:oai:ir.nssc.ac.cn:122/1223 |
institution | Open Polar |
language | Chinese |
long_lat | ENVELOPE(76.371,76.371,-69.373,-69.373) ENVELOPE(76.371,76.371,-69.373,-69.373) |
op_collection_id | ftchinacadscnssc |
op_relation | 极地研究 沈长寿;资民筠;王劲松;刘顺林;徐寄遥.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极地研究,2003,15(3):186-194 http://ir.nssc.ac.cn/handle/122/1223 |
op_rights | 8 |
publishDate | 2003 |
record_format | openpolar |
spelling | ftchinacadscnssc:oai:ir.nssc.ac.cn:122/1223 2025-01-16T19:13:05+00:00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THE FEATURES OF f_0F2 AT ZHONGSHAN STATION OF ANTARCTICA 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刘顺林 徐寄遥 北京8701信箱 2003 http://ir.nssc.ac.cn/handle/122/1223 中文 chi 极地研究 沈长寿;资民筠;王劲松;刘顺林;徐寄遥.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极地研究,2003,15(3):186-194 http://ir.nssc.ac.cn/handle/122/1223 8 电离层f层 极隙区 极光带 极盖区 粒子电离 空间物理 期刊论文 2003 ftchinacadscnssc 2019-09-21T06:41:48Z 本文利用电离层数字测高仪 (DPS - 4)所测的f0 F2和从美国NOAA和DMSP卫星观测估算的半球功率指数和午夜极光区赤道侧边界纬度等资料 ,考察中山站电离层的极区特征。结果表明 ,冬季中山站电离层内的电离生成主要取决于从磁层沉降的粒子。在太阳活动和地磁变化宁静环境下 ,磁正午极隙区内的软粒子是最主要的电离源 ,它能使f0 F2达全天的最大值 ;上、下午各有数小时处于极光带内时 ,高能粒子的电离作用也很重要 ;夜间进入极盖区后 ,电子密度则很低。夏季太阳辐射电离效应使f0 F2值比冬季增加 1— 1 .5MHz,而其日变化的最大值时间也提前了 1— 2hr。发生很大扰动时 ,极隙区和极光带的位置均向低纬方向移动。若中山站日间也处于极盖区内时 ,电子密度会大幅度下降 ,并常接收不到电离层回波的信号。在中等扰动环境下情况更加复杂。由于高纬电离层对流速度很高 ,离子 /中性分子间的碰撞复合系数就很大。热层中性大气全球经向环流对高纬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增加无显著作用。磁暴期间中午从极隙区向南的等离子体对流对中山站f0 F2的增高也无明显影响。 Report Antarc* Antarctica 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er: NSSC OpenI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Zhongshan ENVELOPE(76.371,76.371,-69.373,-69.373) Zhongshan Station ENVELOPE(76.371,76.371,-69.373,-69.373) |
spellingShingle | 电离层f层 极隙区 极光带 极盖区 粒子电离 空间物理 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刘顺林 徐寄遥 北京8701信箱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
title |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
title_full |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
title_fullStr |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
title_full_unstemmed |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
title_short |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
title_sort | 南极中山站的f_0f2特征 |
topic | 电离层f层 极隙区 极光带 极盖区 粒子电离 空间物理 |
topic_facet | 电离层f层 极隙区 极光带 极盖区 粒子电离 空间物理 |
url | http://ir.nssc.ac.cn/handle/122/1223 |